西红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劳动教育让学生绽放光彩新区黄山小学开展 [复制链接]

1#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与手段,正随着新课改推进、新课标实施和新教材使用,越来越受重视。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应然之道,也是培养具有劳动情怀和劳动本领的合格人才,使其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重任的必然之举。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山小学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体力、智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形成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一、劳动课程,树立跨学科大劳动教育观

(一)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指导

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各年级每周单独设立一节劳动课,从劳动培育技能、劳动创新思维、劳动助力成长、劳动奠基未来等维度,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式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关于自我成长、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逐渐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树立了正确的劳动光荣观,养成了尊重劳动的情感,形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我的家乡,培植家乡文化自信

《我的家乡》是西海岸新区优秀乡土文化读本,对于学生了解新区、热爱家乡,不断增强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尤为重要。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学习主题,不论是风景名胜,还是历史故事,身边熟悉的事物、风景跃然纸上,孩子们学习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辅以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黄山》,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乡土文化,发现美、感受美,为培植家乡文化自信拓宽了宝贵的资源。

(三)皮下生辉,玉米皮手手工制作

劳动教育离不开生活,学校美术组以农村玉米皮编织为基础,开发了“皮下生辉”——玉米皮粘贴画特色课程,把小小玉米皮做成了大文章。

两年来,学生从玉米皮编织入手,到简单的玉米皮平面粘贴画,再到立体作品创口,孩子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动手创作、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利用大自然的美去创造生活美的能力,体会劳动的乐趣。回顾玉米皮粘贴画课程的开发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一门学校课程,只有当它真正投合学生的兴趣,才能体现它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才能真正张显该课程的教育魅力。

二、日常劳动,人人都是劳动小能手

开展校园劳动,班级是我家。学校大队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物品摆放”“收纳整理”“节约利用”“卫生打扫”“志愿服务”五大方面入手,以卫生流动红旗、星级班集体评选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启蒙教育,让学生感知劳动的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参与劳动,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在用自己的双手扮靓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劳动创造美”的伟大。

开展居家劳动,感谢父母恩。学校将劳动实践与传统文化结合,学生同家人一起包粽子、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等劳动,在感受传统文化、浓浓亲情的同时,懂得体悟父母的辛劳,感恩家人的辛勤付出,通过记录记录劳动感悟,体会“我劳动我光荣”的成就感。

开展社区劳动,争当志愿者。与社会实践结合,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习之余走向社会大课堂,奉献自己的小爱心,关心孤寡老人,营造良好邻里关系,从小树立“社区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理念,建设环保和谐的共同家园。

三、校园种植,体验田园种植欢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学生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从播种、培植、施肥到收获,体会劳动的辛苦。通过种植实践,启发学生多种学科的综合思维,鼓励学生将学科知识的应用到劳动中来。

1.提前学习规划,参与种植过程

在参与种植活动之前,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搜集到的信息,结合本地的土壤成分、气温变化等进行观察、分析,选择适合本地区、本班种植基地的植物,班内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简易规划图,然后有计划性地去安排活动。

徐村芋头、岳家蜜桃是黄山的特产,学生向自己的家长学习、询问,提前了解相关植物的生活习性,翻地松土、确定下种的日期、记录芋头生长变化,以便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处理、收获展示等环节。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表,有利于学生在种植过程中按照规划来进行劳动分配。

2.积极探索研究,实现活学活用

在开展种植活动之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这些问题有关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种植信息搜集、归纳、讨论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如何种植,并将这一学习方式延伸到其他学科学习中,实现学科的有机整合。

一是“动手做”。学校专门开辟出一块种植基地,老师将劳动知识传授给学生,同学们亲手在种植实践基地上松土、育苗、浇水、施肥,根据季节种植大蒜、葱姜、菠菜、茄子、白菜、辣椒、西红柿、芋头、地瓜等本地常见农作物,学生既参与了劳动管理,又培养了劳动技能。

二是“动脑想”。我们对学生进行种植培训、指导的时候,会鼓励学生向当地农民或自己的父母进行咨询,或者带领学生到一些大型种植基地进行参观、采访,从专业人士那里学到有效的农作物种植信息。

三是“动嘴说”。节假日里,学生们到超市或集市亲自调研自己所种蔬菜的市场行情,并将自己市场调研的过程以及感想、收获用作文或照片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生会逐渐养成健康的劳动习惯,在劳动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不断陶冶生活情操,主动有效的劳动教育必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山小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