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29411.html本文转自:中工网
劳动课再次被单独列出,凸显了国家对于实践育人的进一步重视,是我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标志。
近日,“中小学生要学会做饭”的话题在家长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甚至一度冲上热搜。其背后有着深刻原因,主要来自教育部新近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施行,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随之公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还分学段设置了10个任务群,家长们热议的“学做西红柿炒鸡蛋”就被列入5至6年级日常生活劳动中的“烹饪与营养”任务群。
独立的劳动课并非今日的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就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或许80后们还对小学时代的劳技课有着美好回忆:做手工、修理自行车、种花、铲雪……进入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重知识、轻实践”教育观念的盛行,劳动教育被逐渐边缘化。在学校,考试分数几乎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劳动有时甚至成为惩罚的手段;在家里,孩子常听家长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在这类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劳动技能缺失严重,价值观也出现了偏差,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频现。
劳动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的实践,只有劳动者亲自动手、动脑、出力、流汗,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意”。究竟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继出台,为劳动教育如何教、怎么评价做出了专业、细致的指导,其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