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定金以后,双方各自离开了。走到门口,母亲告诉我:“这个王姑娘长的是可以,就是个头不高。听说王姑娘和媒人还是远房亲戚呢!”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又过几日,真是苍天有眼啊!果然下了一场及时雨!这时母亲就跑到媒婆家让她捎信给王姑娘过来帮忙点钟!
第二天一早,就见王姑娘骑着一辆粉红色的小坤车到了我家门口,一进门就十分腼腆地喊了一声:“妈!”母亲听了,慌忙出来迎接,我也紧随其后。就见王姑娘把单车往院中一放,从前面车篮里提出一兜鲜红的桃子。我忙上前从王姑娘手里接过来,母亲接着就家长里短地跟王姑娘聊,并问:“王姑娘吃早饭没有?”“妈,我在家里吃过了。”王姑娘随声应和着。随后,我和王姑娘边聊,母亲就到东屋准备种子去了。带上种子、锄头,我踩车带着王姑娘,父亲带着母亲,我们四人一起直奔北地而去。
到了地头,把单车放在树下锁好。我和父亲搭档,王姑娘和母亲搭档,边聊边干。虽然我读书十余年,后来又当兵,但对农活来讲接触较少,实属外行啊!所以,只有父亲起锄打坑,我顺坑丢种子。沿着湿松的田埂,跑来跑去;一上午被骄阳晒得实在难受。再看父亲早已汗水顺脸而下。父亲就随便用脖子上缠绕的毛巾顺势一抹,又接着抡起了锄头。
这时,母亲和王姑娘也不示弱,干得热火朝天。到日上三竿正午之时,全部完工。我们四人才松了一口气,到路边树下坐了一会儿,吹了吹风,就回家了。到了村口,正巧碰到一个卖西瓜的,母亲就下车买了几个西瓜捎了回去。到了家,我把西瓜往院中大水缸里一放。父亲又下街买猪肉去了。这时,就见母亲和王姑娘一起下厨房张罗午饭。不一会儿,就见父亲手里提了一块足足有五、六斤重的猪肉回来了。往案板上一放,就随手打开了电视,躺在床上边看边休息。我也跟着进了屋,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一会儿功夫,就见母亲和王姑娘端着几盘美味炒菜:“西红柿炒鸡蛋、猪肉炒豆角、木耳炒肉、炒豆腐…”进了堂屋。我忙把地桌拉到屋中央,五、六盘炒菜往上面一放,满满一桌,边上还放了一锅蒸好的喷香的米饭。这时,我喊了父亲,就一起用餐了。边吃边聊,母亲问我:“这些菜味道如何?我说:“可以,好吃极了!”“有两道菜还是王姑娘手艺呢!”母亲边吃边说。一顿饱餐之后,我就把院中水缸里的西瓜拿过来一个,放在桌上。提刀顺手切开,每人足足吃了两、三块,那个又冰又甜。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啊!
后来,我也去王姑娘家干了几次农活。虽然自己不太入行,但每次帮忙我都十分卖力。也许是我的踏实能干,也许是我的为人淳朴诚实,深得王姑娘她爸爸的赏识。从他爸爸的眼神中我隐隐能够感觉得到。但饭后与王姑娘独居一室时,坐在床边我俩竟无话可谈。而且每次谈话都是我坐床这头,她坐床那头,连手都不敢碰一下。渐渐地时间一长,要么是她嫌弃我没有工作,要么是嫌弃我老实内向,没什么口才;几次谈话都是不欢而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又快中秋节了!在农历八月十四的晚上,我简单梳洗打扮了一番。换上母亲给我买的那套新衣服,骑单车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几十斤猪肉、整只白条鸡、点心、饼干等等,直奔王姑娘家而去。农村有个传统:“凡是男女双方订了亲以后,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带上肉、鸡、点心之类的东西去女方家客串一下。”
到了她家大门口,我刚要推门进去,就见院中那条大狼狗冲着我“汪汪…”直叫,真令我有点胆怯。这时,他爸听到狗叫,就从里屋出来了。接过我的单车,就叫我进了屋。进屋一看,“噢!”她爸、妈早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佳肴。足足有七八个菜:“凉拌猪耳、梅菜扣肉、猪肉丝炒芹菜、鸡肉炒莴笋、西红柿炒鸡蛋、木耳炒肉、油炸花生米等。她弟弟刚好也在旁边,我忙从兜里掏出红旗渠香烟递给了她爸和她弟。刚刚落座后,就看见她弟身后早已放了两箱啤酒。待全部满上后,第一杯我先向长辈他爸敬酒,然后又跟她弟碰了一杯。刚吃了几口菜,就见她弟又举起了酒杯冲我敬酒,我实在招架不住了,感觉到头有点晕晕的。“因为平时我在部队“八一节”聚餐时就不喝酒,上面给我们每个战士发的烟、酒,我都给了我的班长。”我边用手捂住杯子边向她爸解释。她爸好像没听到一样,直朝我倒酒。边倒边说:“啤酒没事,醉不了人的!”我再给你倒一杯就不让你喝了。于是,一杯酒又被满上了。就这样边喝边聊,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二十三点钟多了。这时我已喝得酩酊大醉,站都站不稳了。
临走之前,我到女友小屋告别。女友一看我满脸通红,就知道我醉了。刚说几句,我就开始语无伦次了。她给我说的什么话我都已隐隐约约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临走前女友说:“洲,明早五点麻烦你过来帮我家卖一下苹果!”(因为她们村种的苹果树比较多)我就点头答应了。刚出屋门,自己就摔倒倒了,
还是他弟弟推自行车拖我回去的,而且还给了我们家一大袋苹果。到家我就倒头“呼呼”大睡了!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天还不亮,我就起床,脸都没顾上洗就踩上单车直奔女友家了。
到了她家门口一敲门,狼狗又是一阵“汪汪”乱叫。这时她妈起床出来说话了:“谁啊?这么早敲门干什么?”“妈,是我,兰州,利杰叫我过来帮你们卖苹果。”谁知她妈一听这话就来火了。“大十五的卖什么苹果?你先回去吧!”于是,我就转身骑车走了。回来一想,又跟母亲一说:“这完全是利杰在耍你玩!农村谁家大十五的出去卖东西!”我一听就气得在院里直跺脚。
后来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决定不能老是呆在家里,要出去找点事做。
(未完待续)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图来自络
====================
原创作者:张兰洲,笔名:张思清,男,年5月22日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复转军人,系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中国诗歌网》蓝V会员,民间草根诗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作品散见于《豫北文学》、《中国乡土作家》、《上海文坛》、《北京文学传媒》、《网易》、《百度》、《北极星文学》、《中国诗歌网》、《中国乡土文学》、《军地红色文学》等等多家媒体和平台。本人宗旨:“以文会友,以文结缘,弘扬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