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学会许多本领,从幼年时的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今天的能歌善舞、能写会画,成为运动小健将、家务小帮手等,无时无刻不在“学”,“学会”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表现。结合生活体验,回忆成长经历,收获成功喜悦,使我们的习作更有乐趣。
立足生活选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文章要从感兴趣的内容着手,才能很快唤醒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小记者阮梓豪同学因为对甜点情有独钟,所以心心念念想动手做纸杯蛋糕;贾子诺同学看到别人骑车羡慕得不得了,产生了学骑车的念头。动笔之前,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是自己最拿手的、印象最深的。
谋篇布局巧构思
写学会本领的文章,首先要构思,比如先介绍学习的起因;接下来描写具体学习的过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或收获。这样思路清晰,写出来的文章也有条理。小记者王芯蕊同学写学会西红柿炒鸡蛋的文章时,采用倒叙的方法,通过爸爸惊讶的语言,“我”得意洋洋的神情,都来自一大盆色香味聚全的西红柿炒鸡蛋,顺理成章地引出“我”精彩的厨房故事,可谓构思巧妙。
“我学会了______”是个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同学们向别人展示自己学会的本领时,要重点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会的变化。我们可以闭上眼睛,脑海里像播放电影慢镜头一样回忆,当遇到困难时,自己会怎么想、怎么解决?身旁的家人、朋友对此什么态度,他们是怎样鼓励、帮助自己的?
“我开始骑得越来越顺当,不想听从妈妈的指挥了,于是我便加快了速度,可就在拐弯时有一处下坡,我心一惊,手一麻,脑袋一空,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贾子诺同学的这段文字生动再现了学骑车时遇到突发状况的不知所措,让人不由为之捏了一把汗,读来饶有趣味。王芯蕊同学的习作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感染力,比如“轻轻一磕,再用手掰开,蛋清和蛋黄像坐过山车一样滑到了碗里,”“等到油开始冒出白烟的时候,我把一旁静静等候的鸡蛋倒了进去”等,用儿童的眼睛将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情写得非常生动,忍不住也想自己尝试一下。
中心明确更点睛
同学们在习作中不仅要把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可以在文中结合具体事情写,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抒发感慨。洪昕同学写的《我学会了游泳》(见B4版)中描述自己憋气的一段话:“我有些怀疑,身体那么重,怎么可能会浮起来呢?我想打退堂鼓,心里七上八下”就是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还有的小作者在文章结尾点明中心,通过学会本领感受到大人的辛劳,体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突出了中心,使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可多了,只要你用心体会,真实表达,同学们都可以收获更多的喜悦。
张维群北塘小学
本文来源: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