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历史的明悟,从长安汽车的国家品牌之路看过
TUhjnbcbe - 2021/10/28 21:28:00

深度

Autocul文化君有一个独特的建议:如果我们还不能明了一个国家汽车品牌达到了万辆销量和国内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地位究竟有何意义的话,不妨去山城重庆走一走,去看看那里比比皆是的抗战遗址,去看看侵略者留给我们民族的伤残,以及践踏一个弱国时的恣意与凶残。当你满头冷汗淋淋的从那些残暴的记录中走到阳光遍地的重庆街头,看着熙来攘往的人流和车流的时候,或许会知道强盛与和平之于我们今天生活的意义,也会对长安更增添一分明悟和敬意。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在重庆,看长安

年5月14日,重庆南山云岫楼、松厅,抗战遗址博物馆。

当天阳光猛烈,人们汗流浃背。又正好停电,展厅里一片黑暗。然而参观者们仍非常专注,用手机上的小手电筒照着一幅幅展板进行参观。据说,由于战时重庆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电灯只能发出一点点的黄光,被人们称为“桂花灯”,这天庶几近之。

突然有几张画面吸引了我——是民房么?是山洞么?在一间间昏暗的小屋子或者是重庆特有的被称为“洞子”的半岩洞建筑里,工人们正用很原始的工具在进行生产,依稀可以分辨出来的有简陋的车床、有称量的衡器……

图片的说明是,这是战时的重庆在进行紧张的兵工生产。

我随后查到的资料这样说: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兵工署所属厂的兵器产量为:战车防御炮94门、迫击炮1.37万门、机关枪9.61万挺、步枪57.16万支、手枪0.35万支、手榴弹.35万枚……这些兵器绝大多数是重庆兵工基地生产的,被日军严密封锁的“战争孤岛”中的中国兵器工业,经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和大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持,所产兵器能够基本满足正面战场的需要,是重庆兵工基地支撑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一般的重庆民众都知道,也都会告诉你:“我们重庆的兵工厂硬是多。”

《辞海》年版里这样写道:“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移至南京,与安庆内军械所合并,建金陵机器制造局。用机器制造枪炮、子弹,以镇压捻军等农民革命运动。年(光绪七年)建成火药局。年,国民党政府将它归并于上海兵工厂,为金陵分局。年,取消分厂名义,称金陵兵工厂。抗日战争时内迁。“

但很少有人知道,金陵兵工厂于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后改称第21兵工厂,此后成为重庆乃至中国最大的兵工集团,而它就是今天长安汽车的前身。

之所以讲这么多的古,并不是为了给今天的长安贴金。

相反,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牛逼的汽车企业,似乎都在发轫之时和军工有分不清的血缘关系,譬如德国的大众、捷克的斯柯达、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三菱、斯巴鲁……

似乎可以简单总结出这样三个原因:

第一,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一个涵盖门类非常广阔,几乎覆盖所有高端制造的工业门类,在战时体制下,这种能力很容易转为军事工业上的大生产能力;

第二,军事工业作为技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的专门领域,会产生大量的新技术成果,而这种成果和积淀又会反哺企业,转化为先进的民用应用形态。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消费有潜在军工背景的产品,说到底是一种信赖;

第三,军工的背后是国家力量、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这种国家意志和特定企业的结合,会产生出一种特有的文化荣誉感和文化自信力,垂百年而骄傲不朽。

如今南山草木青翠浓碧,远处的渝中半岛的繁华山景甚至远远的超过了香港。在这样的大川大江之中,有着中国品牌第一的汽车企业,有着年产销量超过万辆的能力。

如果,当年就有这么强大的工业,十四年抗战还会发生么?

曾经一年只造了38辆越野车

史料清晰的记载着:年9月,该厂改名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年6月改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重庆解放后,由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现名长安汽车公司。

而且它并非是遥领虚名,也不是发家后寻根“源自18xx年”的那种。实打实的事实是:今年的长安汽车是晚清自强运动中建立的29个近代兵工厂中惟一整体保留至今的工厂,距离今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曾经的民族军工,如今的民族汽车,但这一路走来很是艰辛。

长安汽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的明悟,从长安汽车的国家品牌之路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