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嗨,晚上好,我是能能!
你最近看过最甜的作品是什么?
我猜,有人会说是近期热播的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
这部剧,我也看了几集。
果然,爱情的甜,总是能够快准狠击中人心。
不过,我最近还看了一部美食纪录片,没想到它竟然能比一部甜宠剧还要甜——
《风味人间》第2季!
早在年的年末,我的号就写过《风味人间》第1季的安利。
毫不夸张的说,作为美食纪录片,国内目前没有一部能像《风味人间》那样让我看完不仅为美食咽下口水,还被它打动。
还记得,第一季播出时,我朋友圈、微博首页被它疯狂刷屏。
今年的第2季更是炸,豆瓣评分直接上到了9.3!(前年是9.1)
认真讲,导演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会了!
居然在这一季的开头直接来了一个《甜蜜缥缈录》!
知道我们日子苦,先给我们上糖吗?!
西式甜点马卡龙、珍珠崩塌雪糕;
蜂蜜烟熏牛胸肉;
翡翠烧麦,甜中带咸,咸不压甜;
甜吗?
真甜!
满满的糖分,从扬州到伊斯坦布尔,从含蓄到极致,尽显甜蜜。
然而,有糖,对我们的生活来说还远远不够。
导演深知“无肉不欢”的道理,在最新的第七集里,给我们上肉食了——
《香肠万象集》。
坦白讲,我并不是一个爱吃香肠的人,但看完这集,我马上想到了男朋友!
他是一个很爱腊味的人,从前我不懂他的口味,没想到这篇《香肠万象集》让我了解了不少有关他的喜爱。
原来,肠的美味,源自隔着那一层薄膜下的大千世界。
我敢保证,看完这集,就算你和我一样不爱香肠,也会对着它咽口水!
看看这份肉食,有多么令人口舌生津!
它在我国的农村,是冬季的过年的食物,团聚的滋味被包裹在肠衣里;
跑到广东,它又是可以一人食的腊味饭,一口下去,很是满足;
当它去了慕尼黑,又成了与汤水交融的白肠,是充满新鲜气息的异域风味;
一层薄薄的外皮下,融得了“世间万物”,更包住了做肠人的情——
在四川的山野间。
68岁祖母等待在城里上学放寒假回来的孙女已经多时,她宰了猪,磨好了自家的花椒。
将猪肉块撒上花椒,在锅里搅拌、入味。
然后,与放假回来的小孙女坐在自家门口。
她教她如何将猪肉裹进猪肠里,她给她讲述学校里的趣事。
不经意间,我被这样的画面打动了——
一老一少,做香肠,诉衷肠,平淡生活里让情长满。
事实上,这也正是我喜欢《风味人间》的原因。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这部美食纪录片一直都只在做一件事:
拍的是美食,讲的却是人与人的羁绊与温暖。
2.
人与美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连接呢?
起初,我没有太明确的答案。
但是,看完《风味人间》第2季,我始终记得里面这样几个小片段。
第一集《甜蜜缥缈录》里。
伊斯坦布尔的18岁的少年,已有7年擀面皮的经验,但他仍然还不会做土耳其出名的传统美食“巴克拉瓦”。
这份甜品,被称为土耳其的“明珠”。
甜品师需要擀出薄如蝉翼的面皮,轻轻吹下。
再加上奶酪,撒上开心果碎。
看着都难!
但,这还不是这份甜品最难的地方,它最难的是熬糖,糖的成色,直接决定了成败。
“不是每个擀面的学徒都可以成为制作巴克拉瓦的师傅。”文案如此说道。
终于,少年等到了一个机会,带他的师父决定教他熬糖。
他激动得不行,第一时间坐上火车,赶回家,要将这份喜悦分享给家人。
是不是,像极了考试得了好成绩想要与父母分享的我们?
在这一刻,我不得不感慨,导演好有“心机”,拍这样一个会与家人分享好消息的甜品师的故事——
这简直是让甜品注入了最甜蜜的糖!
同样甜蜜的故事,也发生在非洲,而像美食一样,除了甜,它还带了“香气”。
于是,在第五集《鸡肉风情说》里。
远在非洲的一家人,丈夫最擅长做的是烤鸡,平常上集市售卖。
鸡是家养的,撒上坚果油,带着浓郁的非洲风情。
烤鸡卖的好,他非常开心。
不仅是,因为赚到了钱。
更重要的是,他有更多的钱给自己的妻子、孩子买更多更好的食材,为他们做一顿更美味的晚餐。
这顿饭,可以吃得更香。
因此我也渐渐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美食,它与人的连接,都是让我们去感知一份早已融进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浓浓爱意。
它是爱情,也是亲情;它是在意,也是传承。
看最新的第七集,美食传递的这份情谊更加明显——
在我国的广东连山石山脚村,农闲时节。
有一对夫妻,二人在年前早早就腌好了腊肠,要在冬至这天全部派上用场——
这天,儿子要带女友来家。
母亲坐在这对小情侣对面,小女友挽着自己儿子的胳膊,三人商量着亲事。
满座欢声笑语。
在后厨,父亲蒸着年前风干好的腊肠。
蒸汽将腊肠蒸得晶莹剔透,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那香甜的气息溢满整个厨房。
这还不够。
此时,母亲来帮忙制作蛋肠,将各种清新的蔬菜裹着蛋液,倒入猪大肠,油炸。
现做现吃。
这顿家宴,吃着盘中餐,他们彼此拥有眼前人。
母亲看着未来儿媳满脸的笑意,女孩脸上藏不住对男友母亲做的饭的喜爱
这样一副可爱温暖的画面,
真的好甜呐!
而做饭给你吃是爱,教你做饭也是另一种爱的表达。
在泰国,自家的庭院外。
父亲正在教女儿如何将米和肉充分融合,他要把自己毕生所会的都传承给女儿。
肉要发酵,米被融进肉里。
女儿的技术还不娴熟,父亲在一旁微笑的看着,一步一步指点着。
你瞧,饭桌上的情,好温柔。
它悄无声息,代代相守,代代相传。
突然想起,妈妈第一次教我做饭,也是这般微笑的看着我,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有耐心的老师。
如今向来,这是爱的另一种传递和延续。
当然,不仅是东方人懂得饭桌最能体现爱的道理,西方人也是如此。
无论是在每个城市都有着不同风味香肠的德国,还是充满着浪漫风情的佛罗伦萨。
他们喜欢在周末叫上一家人,在草坪里野餐,烤上早就腌制好的肠,看着全家人大快朵颐的笑容——
“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就等与你们的团聚的这天”。
汪曾祺老爷子写过的: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份烟火气,大概说的就是,有家人在的饭桌,吃的才叫“幸福”。
3.
不得不承认,这一季《风味人间》给我的感动,比上一季的更甚。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第2季的《风味人间》讲的似乎都是“住家饭”。
什么是“住家饭”?
我的理解是,它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味。
这一回,没有五星级酒店的特供美食。
从山野到城市,从东方到西方,讲的都是与家人一起吃的那顿饭。
这顿饭里,爱情被米粒融化成了亲情,亲情又被那些汤汤水水浇灌成了“难舍难离”。
它说早餐,说的是早早起来精心准备的那份汤;
它说鸡,除了我们这年轻人爱吃的韩国炸鸡。
更不忘的是在寒冷的东北,姥姥姥爷为难得来一回的小孙女炖的一份“小鸡炖蘑菇”;
它说腊肠,是老夫妻二人为儿子的女朋友,在新年前准备的那一份晚餐;
……..
都是寻常的饭,温柔却很有力量。
也因此,独自出门在外的我,看《风味人间》第2季的时候,会很想家。
《风味人间》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而,也只有在家里的饭桌上,我们能吃到那份饭背后的爱意。
父母会很关心的问我们想吃什么,只要我们想吃的,他们会花上一个早上的时间去买最新鲜的菜,然后一份又一份做成我们爱吃的样子。
甚至,他们还会为了我们未来的幸福,改变平日里自己做饭的习惯。
两年前,我和男友去彼此的家中见过家长。
从那以后,无论是他来我家,还是我去他家,我们各自家中桌上摆的菜,都是我们彼此爱吃的。
有意思的是,我喜欢清淡,他吃的咸。
后来,他在家会吐槽为什么他爸做的菜越来越淡;
而我也同样无语,为何我们家无论什么菜都越来越重口。
这种感情,你分不清是爱情影响了亲情,还是那份初始于爱情的情感,从入家门,我们一起吃同一桌饭的那一刻开始——
我们的感情从此连接得更深了。
4.
越来越觉得:
或许,爱,就是我们在一起吃很多很多很多的饭。
而我们也会无意识的为了爱能在那张餐桌上蔓延,也学会了一些拿手好菜。
比如说,今年疫情期间,我就学会了煮一碗真正意义上的西红柿鸡蛋面。
起因很简单。
只是因为没有父母帮忙又点不了外卖的我们,小徐突然说想吃面,我们只能自己下厨房了。
煮面很难吗?
其实,也很简单。
不过,从未做过,做起来有点手忙脚乱,不知道到底是该先放鸡蛋,还是西红柿。
以至于,煮出来的面汤头十分不清爽,拍照给爸妈,被他们吐槽得一塌糊涂。
但,我们俩依旧是对着电视吃得开心。
彼时的我在想,原来偶尔与爱的人一起走进厨房,做点吃的,闻着满厨房的香气,竟会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歌曲里唱“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
或许,寻常的幸福,就应该与寻常的事挂在一起。
于我们这样寻常的人而言,最寻常的事情,莫过于回到家中,放下包与疲惫,问最亲近的人一句——
“今晚我们吃什么呀?”
“不想下馆子,要不我们自己做点吃的吧。”
这样的对话,每天发生在我们与父母之间,终有一天也会发生在我们与喜欢的人之间。
你看,美食的做法一代传一代,幸福的奥秘也是如此。
我很喜欢《风味人间》第2季里的一句独白,来着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
“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
最近的你,有好好吃饭吗?
是否也想家了?
有爱人在身旁吗?
无论现在的你身处何地,我都想推荐你看看这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2季。
它每周日21:20会更新一集,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浙江卫视同步播出。
相信我,它一定会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