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哪个朝代才吃到西红柿炒鸡蛋?这个我还真的查阅过历史资料,很认真地查过。
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从头捋起,一步步搞清楚这个有趣的问题。
第一个,最先的炒鸡蛋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文献里,最早出现炒鸡蛋,不是番茄炒鸡蛋,是韭菜炒鸡蛋。在汉代《盐铁论》里,有“韭卵”,虽然不能确定是炒,但可认定“韭菜和鸡蛋”组成,而且是道菜。
这道菜在随后的《齐民要术》里,就有了确切详细的做法:
(将鸡蛋)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以)麻油炒之,甚鲜美。
我在查阅煮饭锅发展史时,知道这时候的韭菜炒鸡蛋,其实是道很珍贵的菜,一般百姓不仅吃不到,看都看不到。主要是那时候没有炒锅,只有王室御厨才有条件,用铜铛炒,相似于平底锅。而且芝麻油也只有王室享用。
第二个,炒菜锅出现在哪个朝代。
有很多证据支持,宋代冶金业发达,有条件造铁锅,就是煮饭炒菜的铁锅。要知道之前的铁,一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只可用于兵器和农具。
有了铁饭锅,百姓生活就轻松多了,可以很快煮熟饭菜。之前可都是陶罐瓦锅,煮饭慢还容易碎。
有了铁饭锅,宋代的饮食文化得到突飞猛进,比前朝唐代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炒菜,铁锅炒菜从皇朝后厨,到百姓家庭,普及开来。
但是,这时候还没有出现番茄炒鸡蛋,尽管宋代的饮食很发达。
第三个,西红柿出现在哪个朝代。
教科书里,明确的记载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十六世纪流传到欧洲,被当成观赏植物。
十八世纪,欧洲开始吃西红柿。也是这个时期,明朝万历年间,被西洋传教士引进我国。这一点有明代赵函作证,写在他的《植品》里,过程还说的详细。
但是,我国也是西红柿的原产地,有成都北郊凤凰山出土古墓为证。年在这里出土的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葬里,有植物的种子。想不到的是,在保护期间居然有发芽。于是有了农科的参与,培育出成果,就是西红柿,只是个很小。
第四个,西红柿炒鸡蛋出现在哪个朝代。
尽管有实证我们是西红柿原产地,可是那么小的果实,好像不会用来炒鸡蛋,是贵族们当水果吃的,或者当观赏植物。
西红柿炒鸡蛋,前提条件一是西红柿大到可以炒;再个是有记载。很多历史文献记载着明朝引进,但是直到清朝,没有西红柿炒鸡蛋的记载,甚至没有吃西红柿的踪迹。
后来才知道,西红柿引进,不是作为吃的,仍然是当作观赏植物,或者说人们不习惯它的味道。
所以,即便证实明朝引进,但到清朝,历史文献里没有西红柿炒鸡蛋的只言片语。
第五,西红柿炒鸡蛋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
有两个铁证:
一个是老舍,他在年写了一篇文章,就叫《西红柿》。里面只说到做菜,还不是西红柿炒鸡蛋,是番茄山药、番茄虾仁一类的菜。如实记下了当时国人不喜欢吃它,不是不好吃,是不习惯。
再一个就是汪曾祺。他是个出了名的吃货,也是在老舍作《西红柿》的那段时间,他在昆明吃到了这道菜。网上可看到他的这句话:
“昆明馆子里的西红柿炒鸡蛋水平甚高。”
这就是西红柿炒鸡蛋最早吃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