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墩墩苗我与乡村共成长丨把论文写在中原大
TUhjnbcbe - 2023/9/14 16:33:00

魏玮在韩寺镇菜农的大棚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李桂云宋朝于涛

从农大到农村,魏玮没有想到,她博士阶段的论文真的就要在中原大地上写了。

“去年10月21日,作为‘墩苗’干部,我被组织分配到中牟县任县委副书记兼韩寺镇党委书记,至今我的博士还没读完!”1月12日,穿着很“洋气”的魏玮摘下口罩,哇,好年轻的一个姑娘!

“80后”魏玮,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从辅导员到学院党委副书记,再到校团委书记,其间读完了硕士,博士在读。

从象牙塔“墩”到韩寺这么一个农业乡镇,对魏玮来说,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韩寺镇在中牟县东南角,距离郑州中心城区60多公里,海拔七八十米,是郑州海拔最低的地方,穿境而过的贾鲁河让韩寺镇归入了淮河流域,但全镇的4.4万人耕种的4.5万亩土地依旧是历史上北流的黄河遗留的冲积沃土。

“海拔低,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利于农耕;加上位于郑州和开封两城的中间地带,历史上韩寺镇就自然成了周边城市的‘菜篮子’。”魏玮说。

小妮儿、小丫头、小姑娘,没谁敢公开给魏玮贴这样的标签,但架不住别人内心不这样想:主政一个这样的农业大镇,行吗?

“别人不这样想反而不正常了!”魏玮说,她积极报名到基层“墩苗”,是有思想准备的。第一,她有河南农业大学这个“娘家”助力;第二,她有自己有关农业的知识支撑和理论体系;第三,她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大毕业生圈;第四,她有涉农企业庞大的服务基础。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干就是了!“一年四季,在韩寺镇基本看不到小麦、玉米这样的主粮种植,即便种了几行玉米,也是为了让爬豆爬上去。为什么?就因为种菜收益好。”魏玮说。

韩寺镇马家村的王小坡两口子种菜种了20多年了,芹菜、生菜、草莓、西红柿,一年四季都钻在大棚里伺候面积6亩的“青枝绿叶”“红果”:“近段西红柿行情好,前天卖了一茬,一斤四块五,弄了一万块钱。”

为了充分证明自己“弄了一万块钱”,王小坡打开自己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墩墩苗我与乡村共成长丨把论文写在中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