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有机酸,且热量低,是我们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果蔬,自年以来,中国西红柿的年产量就位居世界第一。
在以前,一般家里自己都会种点西红柿,那时候的西红柿皮薄汁多,酸酸甜甜非常好吃,炒出来也特别浓郁,完全熟透的西红柿还会起沙。而现在的西红柿看起来很红,实则硬邦邦的打开之后里面的汁水都很少,一点西红柿味道都没有。难道是现在能吃到的食物太多了,口味变刁了吗?事实上,现在的西红柿确实不如之前味道好了,这期小土带您了解一下原因吧。
1.激素点花目前市场上的西红柿主要为大棚栽培,环境封闭,缺乏自然授粉所需要的昆虫和风力等因素,一般市面上的西红柿授粉主要采用化学激素点花。
这是一种非自然的由花变果的过程,激素使西红柿脱离自然完成授粉,最后的结果是导致果实内无种子,果实空心少汁,减少西红柿中糖、维生素等成分含量。
点花可以提高坐果率并促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但点花时浓度一旦过大或蘸、滴到嫩枝或嫩叶上,很容易产生药害,易产生畸形果,影响口感。
2.催“红”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西红柿是催红的,一支茎抹药,一个杈的西红柿都很快变红。这样的优势是可以提前20天上市,卖价高,周转快。缺点是口感差,不健康。
催红素的主要成份是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毒性,使用后能促使果实成熟,提早结果、增加产量。如果使用过量,有毒物质会残留在果实表面,甚至渗透至果实里面。
使用大量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口感肯定比不上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而催熟过程中,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也会遭到破坏。
更为重要的是,剂量较大的催红素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食用大剂量催红素催红的西红柿,还可能引起肝肾以及脑部损害。孕妇要特别注意不可以吃这种催熟的果蔬,因为长期食用这种果蔬,沉积的毒素会随着脐带血对胎儿造成影响。
3.催“熟”为了提高效益就必须要提高产量,很多种植户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苗开始就注入激素促进生长,后期再催熟,大大缩短了植物整个的生长期和果蔬成熟期。
正是因为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和激素,西红柿才改变了原有的风味,导致现在的西红柿吃起来一点汁水都没有,没有西红柿的味道。
4.提前采摘因西红柿需要长途运输,为了保鲜效果好,很多种植户不得不提前采摘西红柿,想方设法让西红柿的表皮更厚一些,硬一些里面的汁液少一些,这样西红柿的损坏率才能做到最低,否则运输中途就很容易腐烂。
由此看来,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食物体系,其实自现代农业加速工业化以来,我们身边的很多食物都失去了应有的营养元素,已经被改造得像工业产品一样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其实不只是西红柿,很多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都没有以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