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才能利用劳动带动教育这个工作室给你答
TUhjnbcbe - 2023/10/19 18:08: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劳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样态,也是生命的高级呈现形式,借助劳动,人们培养了情感,完善了自我,生成了思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对其人格的全面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荣昌区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室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重视体力劳动和劳动实践锻炼、加强生存劳动和创新劳动体验的教育,从组织架构、课程设计、特色路径、评价机制四个维度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新时期中小学生成长需求、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的劳动育人模式。提高了荣昌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整体水平,学生劳动素养持续提升,家长意识逐步转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黄珍辉指导学生观察向日葵

机制创新:工作室+联盟+示范

一直以来,重庆市荣昌区把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年,荣昌区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室成立,在主持人黄珍辉的引领下,工作室坚持“更小一点、更活一点、更近一点、更实一点”原则,创新构建“1+N”劳动教育模式(“1”指组建一个工作室,“N”指各成员项目学校),形成“学校专心于劳动改革、学子潜心于劳动创造、家长热心于劳动实践、社会向心于劳动探索”的新格局,有力促进区域内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一个工作室。加强组织协调,理顺管理机制,推动改革深化。工作室成立后,在荣昌区教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托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优质资源,结合城区学校办学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区域内学校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齐头并进。

打造一个教育联盟。在工作室的牵头引领下,荣昌城区8所学校(荣昌初级中学、学院路小学、棠香小学、联升小学、桂花园小学、后西小学、玉屏实验小学、高新区实验小学)资源共建,农村20所学校(盘龙中学、仁义镇中、盘龙中心小学、广顺小学、双河中心小学、吴家中心小学、峰高中心小学、仁义中心小学、荣隆中心小学、安富中心小学、盛家沟完小、双河治安中心小学、建设中心小学、双河回龙完小、盘龙昌龙完小、吴家海棠中心小学、双河金佛完小、学院路-碧云小学、清升中心小学、吴家荣江完小)共进共享。通过联合,打造荣昌区“劳动教育创新学校联盟共同体”。

据介绍,吴家海棠中心小学花坛里原来种植有不少花草,每到开花季节,引来无数野蜂,对学生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年,在荣昌区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室的带动帮助下,该校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学校把开心农场分成6块,分给1至6年级各班。每到时令季节,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统筹安排种植时令蔬菜,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教育。从种下种子到浇水、施肥、除草,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盛夏时节,瓜果成熟,硕大的茄子,长条的青椒,圆滚滚的西红柿……曾经隐藏危险的荒地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一手拎篮子,一手拿剪刀,一人摘南瓜,一人摘豆角,分工协作,有序推进。采摘结束后,部分瓜果被送往食堂,做成美味的菜肴,师生共同品尝劳动成果。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有搞好劳动教育的自然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我们紧邻荣昌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吴家双流村蔬菜种植基地。下一步,我们将走出校园,带领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蔬菜种植技术,为弘扬劳动精神奠定基础,五育并举,我们一起努力。”该校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培育多点示范学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基点学校(示范学校)评选,经过学校自愿申报,评选出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劳动教育基点校”创建单位。

课程创新:基础+特色+平台

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以社会参与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为着力点,结合荣昌区非遗、特产等资源,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活动全过程,扩展了劳动教育时间和空间,激发了中小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调动了社会各界支持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努力夯实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相关标准,各联盟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每周不少于2课时的劳动与技术创新教育课,并辅以烹饪、手工、园艺、种植、非遗、创想、志愿服务等10余门特色课程。年3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荣昌区劳动创新实践研讨会,聚焦课程建设,探索劳动教育。活动中,成员们观摩了劳动教育录像课《穿针引线》,就劳动教育课程及课堂教学进行交流,提出建议。大家积极行动,从劳动教育课程入手,让劳动教育有目标、有内容、有载体、有途径,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因实践而有作为。

积极开发特色课程。遵循区域劳动教育清单(即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生产劳动),引导教师设计对应活动案例,让教师有内容可上,学生有规律可学。同时,结合地域优势、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乡遗课程——“三纵四横”+实践创新特色校本课程。黄珍辉介绍,“三纵”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分低中高段学习目标要求,“四横”指具体开展的活动项目,如“非遗类”“特产类”“美食类”“人文类”等。据介绍,在工作室的带动下,荣昌区学院路小学、仁义镇初级中学分别引入了“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和“天禾行动”航天育种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助力两所学校开展本地特色劳动教育。

劳动课上,学生正在织布

“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特色劳动教育课程颠覆了采桑养蚕的传统模式,以创新性养蚕劳动为特色,多学科融合,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课堂上,学生化身为小小蚕学家,开启复兴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在游戏化的课程学习中,体验创新性养蚕科技、传承经典文化、感悟时代脉搏、提升民族自豪感。“天禾行动”航天育种特色劳动课程依托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生态创新型劳动形式,将水稻、番茄、青椒等作物的太空种子播种到校园,让学生亲历一粒种子到一顿餐食的劳苦不易,同时,观察太空种子未知诱变的生长历程,在科学、人文等多学科融合熏陶下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劳动人才。

创新建立平台课程。组织专门力量创建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才能利用劳动带动教育这个工作室给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