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作为成年人应予以尊重和充分理解。当北方豪爽儿媳遇到南方婆婆,谁比较“吃亏”呢?
琳琳是北方人,老公是南方人,两人在大学时期相知相恋,毕业后一起到沈阳安家落户。老公从小生活在湖南,适应起北方的生活着实费了点儿劲。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琳琳婆婆也来到沈阳,负责孩子的日常接送。自从婆婆“驾到”,琳琳与婆婆的日常比“宫斗戏”还精彩,天知道她俩是怎么熬过这几年的。
婆婆来北方的第一餐,就出现了冰与火的碰撞!婆婆到家的第一天,琳琳接婆婆到饭店吃火锅。点菜时,婆婆也不谦让,拿过菜谱,按照南方常用的点餐份量,点火锅配菜,结果菜一上来,婆婆都惊呆了,这一份菜咋有那么多。琳琳与老公两人互看了一眼,只看见眼中淡淡的为难,可咋整,十二盘菜,只能硬吃……
在仔细观察婆婆好久后,琳琳发现与婆婆好多不同,对婆婆说:你们叫蒜头的(一坨坨的)我们叫大蒜;你们叫大蒜的(长绿叶子的大蒜)我们叫蒜苗;你们叫蒜苗(大蒜淡绿色的梗)我们叫蒜苔。因为一直分不清楚,婆婆做啥就吃啥吧!
婆婆是很秀气的那种人,作饭一直采用南方人的传统,做菜讲究细致,摆盘比较精致,小小的盘子,食物都摆成好看的样子。而琳琳性子豪爽,做菜不会管那么多,什么东西扔到锅里直接炖!大碗大碟子直接上……
儿媳非常喜欢吃香菜,平时做饭时恨不得每样菜里都加点香菜来提味,而婆婆却说,只要有一片香菜,味道全变了,一个叶子都不放……所以每当菜汤要出锅时,琳琳总会问老公是否加香菜,老公也懵圈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和这对婆媳吃饭久了,儿子的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
有一次上班时,婆婆打电话给琳琳说下班回家吃三鲜饺子,心里暗自高兴,从小她就爱吃韭菜、鸡蛋、虾仁三鲜饺子,可是结婚后她总嫌麻烦,很少包饺子。饺子煮熟上桌,让琳琳诧异的是,火腿、肉、鹌鹑蛋馅,咬了一口都不想吃了。
琳琳喜欢做的北方菜,菜里面啥都能放土豆,常吃的就有土豆丝、土豆片、土豆炖粉条、西红柿土豆、土豆牛腩、土豆泥、土豆炖骨头等一系的土豆。让婆婆这个原本不爱吃土豆的人,不得不跟着吃土豆了。
区别不只在吃上,一些日常也有不同,比如在购物方面。
琳琳买东西,买的少赚麻烦,一般会在周末买够至少一周、甚至一个月用的东西,比如说水果、白菜,萝卜等等。前几天一次性买了三百斤大白菜,婆婆很是吃惊,发愁什么时间能吃完……
而换做婆婆卖东西时,她大多时候喜欢事先把计划清单立起来,买够一天吃或一顿饭吃的就可以了。每次去超市,“秀气”的婆婆只买一根葱,一个土豆,两颗小的青椒。所以,琳琳觉得南方人买葱是为了点缀,北方人买葱确实为了吃葱……
婆婆在南方老家时,尽管是冬天,她也要一天洗一次澡,而琳琳冬天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已经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干净得不得了。琳琳洗澡时离不开搓澡巾。而婆婆常把儿媳递给她的搓澡巾当抹布用,因为她没有用过类似的搓澡工具......婆婆总是会嫌弃琳琳不爱干净,而琳琳也会觉得婆婆太“洁癖”。
一个家庭中,婆媳之间要互相理解,多一些沟通,就会少一些误会,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不搞地域歧视和地域攻击,才能有幸福和谐的家庭。
当然,最后还要问一句,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差距很大吗?你还知道哪些不同呢?欢迎下方留言区写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