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也别送他这种礼物,很可能毁了娃
TUhjnbcbe - 2024/10/26 9:04:00

西红柿妈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富养”孩子的观念,在爸爸妈妈当中悄然走红。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又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只要孩子想要的,家长就会尽力满足孩子。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出生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把“富养”这个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富养孩子,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也要富养孩子。这样的养育方法,对孩子真的好吗?大妈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所以就只生了一个女儿。夫妻俩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大妈夫妻虽然只是普通的职工,可是孩子从小吃穿都要用的。女儿十几岁了,妈妈还要给她喂饭、帮她洗脚。大妈真的把女儿养得像“公主”一样,可是这个孩子却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女儿长大以后,结了两次婚,两任丈夫都因为没有办法忍受她的懒惰、娇气、任性,提出了离婚。女儿最终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三十多岁的人,每天被年迈的父母照顾。现实生活不是童话世界,我们做父母得也不能陪伴和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一味地富养,只会害了孩子。家长教育孩子的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一定要及时改正。以下三个禁忌,家庭不要犯,不然只会害了孩子。1、家长别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闪发光的。父母从小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已经成年却不能生活自理。上大学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剥鸡蛋、不会洗衣服,这样的“巨婴”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又能为社会做多少贡献?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父母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从培养他生活的最基本的技能开始。吃饭、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让孩子学习做一些适当的家务。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学者对波士顿地区的名少年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的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爱干家务的孩子的收入要比后者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劳动,对孩子的成长原来这样重要。劳动能力是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孩子心灵手巧、勤奋主动、抗挫折能力。所以,独立性好的孩子,未来发展的潜能更大。2、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现在爸爸妈妈的工作都非常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父母因此对孩子总是觉得有些内疚,他们总是用各种方法尽量来弥补。给孩子买很多的礼物,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给孩子各种特殊的对待。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家长不能总是有求必应。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把昂贵的玩具随意毁坏,可口的食物任意浪费。学习、游戏、衣食住行,因为拥有太多,来得太容易,孩子反而不知道珍惜。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也要有适当的拒绝。孩子偶尔尝到被拒绝的滋味,才能知道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孩子吃一点儿小苦头,将来才能从容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逆境。偶尔遭遇一点儿小挫折,也是很重要的教育。3、不要让孩子拥有的家庭地位。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7、8岁的男孩和爷爷奶奶一起乘车。中途男孩开始哭闹,奶奶搂过孩子想要劝说,男孩举起拳头冲着奶奶就是几拳。十来分钟里,不管男孩怎么闹,爷爷奶奶一直对孩子保持笑容满面、好言好语。有句话说得好,家庭的不幸就是从你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开始。确实,我们看到太多的家庭里,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好吃的、好用的,都要优先孩子使用,甚至还心甘情愿接受孩子的打骂。我们爱孩子可以,但是不要让孩子拥有家庭特权。“爱”和“管教”对孩子来说一样重要,不要给孩子缺乏爱而只有权威的管教,也不能只有爱没有一点儿规矩。“爱”和“管教”二者能保持平衡,对孩子才是的教育。在生活中,我们要规范孩子的言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才能得到好的人缘,处理好和同伴的人际关系。我们面临的家庭教育,既要有不变的教育理念,也要面对时时处处的随机教育。我们不能把孩子宠坏,教会孩子明辨是非、体谅别人的感受、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父母应该尽到的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别送他这种礼物,很可能毁了娃